钢材行业曾经是令无数人羡慕的行业,许多人一直疑惑,一年前还在风光的赚钱的,为什么在短短数个月的时间,就变成“众矢之的”。所有银行追着钢材老板还钱?伴随着钢材老板跑路的消息,媒体和公众对这一个原本低调的行业,关注程度空前高涨,那为什么许多钢贸商突然之间遇到了如此困境?
   在6月16日举行的“2012中国钢厂钢贸百强榜启动仪式暨首届中国钢铁行业信用与风控高峰论坛”上,分析讲述了他眼中“钢贸商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据业内人士和专家调查分析得出,我国钢材行业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缓慢增长期(1990-2000年),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民营钢材贸易企业规模较小,钢贸商依附钢铁生产企业生存,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和钢厂的关系。
二是快速扩张时期(2001-2010年),这一时期表现为,市场波动幅度较大,进出口出现较多机会,民营钢贸企业规模快速扩张,实力快速壮大,贸易商与钢厂矛盾凸显。
三是供大于求时期(2011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钢铁规模达到历史高位,供求失衡,钢贸行业开始出现分化,利润水平下降,金融因素影响较大。
以上分析得出,在2001-2010年这十年时期钢材的增长速度最快,钢材利润呈现几倍的增长趋势。在此时期,钢材从厂家到经销商,每吨平均利润高达300-500元的增长。
“如果按照每吨300元的利润来计算,7亿吨的产量则是2100亿元的利润。”如此大的利润和巨大的消费数量,造就了钢材贸易行业十年的辉煌历史。
这是一个“连猪都会飞的年代”,只要有胆量,敢拿货敢做,就一定能挣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全国约有20多万家钢贸商。
那么,什么样的土壤,造就了钢材的十年的辉煌。
      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许多人看清了经济发展本身的轨迹,中国用了十年时间解决了吃的问题(80年代);到了90年代,又用了十年解决了穿和用的问题,这些因素造就了轻工业的蓬勃发展。而进入2000年后,继吃、穿、用的问题解决后,下一个就是解决住和行的问题。在这十年,无数的资本涌进钢材行业,使得钢材在十年的时间经久不息。
      对于钢材行业在今后的十年,我国将如何发展,这一直是近段时间的重要话题,分析看来:我国的人口结构。1973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严格的计划生育,造成在某个时间点人口突然“断崖式”的减少。1985年后,人口出生率直线下降,并呈加速态势。
分析师研究发现,推后20年的人口增长率与GDP增速走势非常相似,而粗钢的表观消费与GDP的增长,在1980年—2011年的30年间,两者的增速变化也大体保持一致。
也就是说,随着人口增速度逐年下降,保障就业的GDP增长率或降至5%或6%,而GDP增速下降,粗钢的消费增速也将下降。“随着GDP往下走,钢铁的需求将不再像以前那么猛”,分析表示。
他说,“以前我们也说到出现产能过剩,但那是‘相对过剩’。很多人都想没关系,反正回一回,又会弹上去。”但是,现在出现的是产能的“绝对过剩”。
据悉,当前钢铁产能已达9亿吨,加上拟建部分,产能已达到10亿吨。“有一点基本可以肯定,那就是钢铁的消费已接近顶点。”
分析直言,如果钢铁业进入平缓的增长期,“那么问题出来了,在过去,吨钢利润是300-500吨,在今天高产的情况下,利润是30-50元,这样的利润,够多少人去分享呢?”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把钢铁消费量上升至8亿吨,按照100元/吨的价差计算,其最大空间是800亿元。而过去的十年,如上文所计算,是2100亿元的利润——减少了整整不止一半。
“2100亿元来分,人人都有盈利;如果是800亿元,一平均,有人无法盈利,就要面临亏损了。”导致了今天这个格局的出现,注定不够如此多的贸易商来分享,所以,一定要有人开始退出这个市场。”预计,钢贸商数量减少三分之一,这是必然。
未来钢材的格局,分析表示,随着经济发展从高速回落到中低速度,对钢铁原材料的需求一定会减弱,“今年做钢材贸易的人觉得需求没有了,其实是增量需求没有了。”
“钢厂的利润都没有了,贸易商更不可能有。”钢材过剩的时代来临,在今后很长期内价格还会出现大幅度的拨动,这就导致,价差即将回到30-50元的时代。
随着钢铁从稀缺资源变过剩资源,以及钢材期货介入钢铁流通领域,资本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加之钢铁下游行业的整合力度加快,以及互联网带来交易模式的巨大变革,钢贸行业的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未来的钢材贸易行业格局,市场规则将更偏爱资金雄厚的大型钢贸企业,而中型公司的发展显然要艰难得多。相比之下,市场反而给小公司留出了发展空间,因为这些公司往往可以提供大、中型公司不可替代的特殊产品或服务。
“回过头看看,过去十年的一度辉煌,按照钢铁报废的平均规律,15年左右,废钢产量是要产出来的。据专家分析得出,钢材行业发展在2015年迎来新的春天。